《吳墩厚 踏過蓽路藍縷,見證四維起飛》
清晰的思緒和過人的記憶,加上絲毫未退化的聽力,四維創廠元老之一吳墩厚,怎麼看都不像是已經高齡84歲的耆老;回想起60幾年前身為總裁楊斌彥的左右手,一肩扛起四維加工廠廠長的重任,親眼伴隨四維成長茁壯,那段早已被人遺忘的久遠歷史,在吳廠長眼中卻彷彿歷歷在目。
退休後移居海外的吳墩厚,每年都會定期返台探親,出生日據時代的他和楊斌彥有親戚關係,「我比總裁小10歲,都叫他表哥。」雖然楊總裁過世已7年半,吳廠長對他照顧有加的表哥仍充滿著感恩之心:「他是一位仁慈的長者,無論做人做事或其他方面,我受他的影響都很大。」
吳墩厚回憶,早在民國41年還只是學生的時候,他便跟在楊斌彥身邊,「我是桃園農校畢業,只有高職學歷,很難找到工作,雖然當時普考有考上,還被分發到鄉公所服務,但有老師曾告誡我們,如果去當公務員,一輩子都會庸庸碌碌,所以我就沒去了。」
楊總裁的父親在民國40年代於台北市衡陽路上買了一棟三層樓房子,並在一樓開起「大新冰果店」,仍是學生的吳墩厚便在店內幫忙。喜歡音樂的他還把冰果店的一半隔開,賣起二手唱片,「許多美軍及美僑在返美前,會把他們平常在聽的唱片或音響設備賣給我,我在轉賣出去。在那物資缺乏的年代,這些都很新奇。」
久而久之,吳墩厚光靠自己便把生意做出口碑,許多僑生或朋友從美返國後,還會帶回來美製的原版唱片,他便從賣二手貨轉為販售原版唱片,「那時台幣和美元匯率是1:40,從美國買唱片的本錢是2.99及3.99美元,我在台灣可賣300元,利潤相當不錯。」
由於賣唱片頗受歡迎及好評,為了能讓更多人接觸到國外音樂,不久後,大新冰果店轉型為環境幽雅、氣氛宜人的「田園音樂茶室」,吳墩厚每天都會在店內播放包括古典及流行樂曲等不同音樂,這裏於是成為文人雅士喝茶聊天或寫文章創作的地方,「有作家只點一杯茶,便在此坐上半天。」
基金會董事長楊蔚萌從吳廠長口中得知不少父親以前沒告訴過他的往事
民國43年,楊斌彥和三位台大化工系同班同學以兩萬元資本創立鹿頭標誌的「偉美化工廠」,開始製造玻璃紙膠帶,隔年卻因自製熱風乾燥管有裂縫,導致燃燒煤碳的火花進入而發生爆炸,因此被房東趕出去。民國47年,楊斌彥再和另外三位同學成立「四維加工廠總行」,極需人手協助。
學生時期便在楊斌彥身邊幫忙的吳墩厚,剛好在同一年入伍當兵,等到兩年後退役,楊斌彥立刻找他擔任四維加工廠的廠長,當時台灣正從傳統的農業社會轉型成為工業社會,儘管廠房簡陋,材料缺乏,人手不足,吳墩厚仍胼手胝足地管理好工廠,讓楊斌彥可以在外毫無後顧之憂的拓展業務。
吳墩厚表示,他印象最深一次就是民國52年葛樂禮颱風襲台,一人高的淹水將四維在三重河邊北街的廠房內原料、半成品、成品全部淹沒,損失慘重,足足清理一周才把污水及泥沙排除,工廠也被迫停工兩個多月。「為保護機器,我趴在機器上待了兩天兩夜沒吃飯,當房東終於拿食物來時,你不知道我有多高興。」
吳墩厚回憶起四維獨一無二的鹿頭標誌,他說:「剛開始鹿頭設計的不太好看,鹿茸比臉還長,直到民國51年偉美化工廠和四維加工廠合併為四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後,現有的鹿頭才真正成型。」
由於鹿是吉祥如意的象徵,當年偉美化工廠成立時,楊斌彥便決定以鹿頭作為公司LOGO,據說當時是派人去動物園拍攝鹿的照片,再請人描繪出鹿頭形狀,多年後基金會董事長楊蔚萌表示:「很確定當時拍的是台灣曾經盛產的梅花鹿。數百年前,台灣整個島都是梅花鹿,據說有900萬頭。」
四維企業三個LOGO
其實,四維集團的鹿頭標誌共有兩個,除了紅鹿頭之外,還有一隻跳耀的紅鹿,下面有一行字4 PILLARS。楊蔚萌透露,那是妹妹楊慧瑜在1990年代初前往美國膠帶通路商MANCO實習時,獲得靈感而設計出來。吳墩厚指出,很像四個圈圈的四維4 P標誌,則是他想出來的傑作。
1970年代是四維全球化的開始,1972年底,吳墩厚奉派至馬來西亞,和當地的Loy Tape合資建廠,成立「中央工業公司」,營運三年後,四維決定在1975年退出經營,轉戰新加坡,但吳墩厚不捨當年建立的關係和人脈,獨自認購股份,直到1993年才再轉賣出去。
吳墩厚 (左) 2003年回公司探望表哥楊斌彥(中),和吳文士(右)三人在三重頂崁廠內合影。(吳墩厚提供)
總計從民國41年跟在楊斌彥身邊,直到民國66年為止,吳墩厚在四維歲月長達25年,儘管四維在1960年代後期的起飛階段,吳墩厚曾躬逢其盛,但1980年佈局全球、開疆闢土的黃金時代,吳墩厚卻與其失之交臂。不過,他經歷四維草創時期的蓽路藍縷、披荊斬棘過程,就算過了半個世紀,一談起當年過往,仍說的津津樂道。
吳墩厚(左)談起與楊蔚萌(中) 父親當年的種種往事,依然津津樂道。